顶部logo

新闻中心

地球打工人在中国

2023.11.11 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Gary曾经每两个月就要飞趟欧洲,东八区到东一区,机上单趟十几个小时,很长一段时间,这位英国85后小伙都在杭州倒时差。

  “凌晨3点才睡。”越洋电话里,这位出生于约克郡的英国小伙,在杭州用中文说。

  那一天,Gary再次从欧洲返回杭州,出萧山机场,打车回住处,过钱塘江大桥,江面雾很重,身体虽很疲惫,心里却是他所说的安稳感。

  随着中国经济崛起,逐步融入并对国际市场发挥重要影响,外籍员工在中国就业现状,也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。

  就业人员数量增多,并从普通劳动向高层次转移,迄今,仅上海就核发5万外国高端(A类)工作许可,在沪外籍员工数则超过20万,在全国,这一个数字则已超越100万。

  而众多国际精英人才入驻中国,也代表着中国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国际化,在区域甚至全球维度形成自然而然的“虹吸效应”,而中国的网络公司,也成为全世界打工人的成长摇篮和逐梦顶点。

  如果做金融,就留在华尔街,或者回到伦敦,穿着定制高档西装上班,开豪车去乡下庄园兜风,周末可以飞去欧洲其他大城市听摇滚演出。

  但在2015年夏天,世界早已不是他在家乡约克郡打板球时的样子。2014年,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,融入全球数字科技商业浪潮。太平洋西岸广袤大陆上,正折射越来越耀目的波光。

  当年轻的Gary在伊利诺伊湖畔的露营帐篷思考未来时,遥远的热带迈阿密办公楼里,一位年长的中国人正在筹划雄心勃勃的全球人才计划,这位工号只有三位数的阿里巴巴早期员工负责的是全美HR事务。

  不久以后,两人进行了第一次线上面试。彼时,Gary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掌握流利的中文,他们的交谈全程都以英语进行,Gary第一印象,是折服于对方深厚的沟通能力。之后便是等待,第一轮,第二轮,第三轮……

  那一年,五大湖畔的芝加哥已渐渐迎来北极圈的凉意,身边同学也陆续离校。作为芝加哥商业院的MBA,他们都有着灿烂的前程,华尔街,硅谷,彼岸伦敦的巨头公司,都不会吝惜橄榄枝。

  Gary却作出不同寻常的选择,这位从小就喜欢研究世界地图的男孩要去东方,去中国。

  作为科班毕业生,在他眼里,世界经济版图正在经历重要变化,“中国会成为很重要的国家。”电话里,Gary改用中文回述当时内心想法。

  经过3次面试,Gary顺利入选,但还不是最终结果,他还要继续“过五关斩六将”。下一站是在杭州,他以及另外5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毕业生,将再次角逐。作为一名外国人,Gary进大厂的经历,并不会比中国人轻松,实际上,还要更难。

  那并不是这位英国小伙第一次到杭州,大学旅行就来过一次,彼时,只是走马观花,浮光掠影。第一次跨越钱塘江大桥时,他还没想到,这座城市将成为他未来的家。当晚住进公司安排的酒店,忐忑中,后半夜才睡着。

  外籍员工进中国大厂的艰难之路,韩国女生Yina走得比Gary还要漫长。第一次接到阿里面试通知时,她已经在杭州工作生活3年多。在父亲为她做的职业规划里,本来是3个地方,英国,印度,中国,但英国太远,印度又不确定感太强。实际上,她从高中起,就开始了中国发展计划。

  作为一名韩国人,Yina其实就是在吉林完成的高中。大学第一次实习的公司,就是阿里巴巴,像很多国内大学生一样,自从拥有在阿里的实习经历后,往后职业目标,便是重新跻身这样一个职业起点。

  她的第一份工作,也是在杭州,实际上,公司日常业务,也是和阿里相关。在Yina眼里,她实际上等于是在杭州读了3年阿里预科。“这是一场长达3年的面试。”Yina用几乎毫无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在电话里说。

  而获得过马来西亚政府奖学金的Wei,在经历五轮中国互联网大公司面试后,只能接受“调剂”,从事与自己专业背景关系不大的内容营销业务。

  在杭州等待面试那阵子,是Gary至今度过的最紧张时光。群面环节,他终于有机会见到那些来自其他几个国家、跟他一样优秀的面试者。最直接的感觉,竟然是后怕。倒不是因为眼前这群竞争者,而是那些已被他“干掉”的竞争者,没人知道,他们会有多强。

  群面,案例分析,单独面试,离开杭州那天,Gary如释重负,无论如何,他已倾尽全力,中间也没出大的差错。再度登上飞机,远渡重洋,回到住处等待消息。拿到offer那天,他在房间里欢呼起来,之后便是彻夜派对,北美的寒夜里,一群说英语的好朋友,为他进入一家中国大公司举杯庆祝。

  最让新入职员工韩国姑娘Yina震惊的是,是她参加百阿(即百年阿里,入职必经培训项目)时的经历。

  她注意到,这届百阿上很少有人是真正的小白,有些人是已经工作几个月,有些人则是正在身肩重任,下课后,马上就要去某个有总裁参加的业务会。

  虽是韩国人,但Yina已在杭州生活多年,中文也好,加之所在国际业务团队,沟通交流不是问题。她即将面临的,是一名普通阿里新人会面临的问题:活下来。

  上班第一天,办好手续,拿到工作电脑,她想到的第一根救命稻草,就是找到团队SOP。这样的一个东西,有,但对工作来说,远远不足,或者几乎没用,她的工作,是开拓型的。

  Yina回想起来,至今仍心有余悸,上班第一天任务,竟然不是学习,而是直接上手工作。SOP没用,那就只能自己硬上。

  她很快就发现,实际上,机制,是存在的,只是比较隐于无形中。比如,她虽然不知道一项任务怎么完成,但能很快就找到跨部门的协助者,并且对方表现出的热忱和耐心,甚至让她受宠若惊,然后将她指引到下一个地方。

  随着协作深入,Yina越来越可以感觉到,那种无形而又有力量的东西。她使用了更感性的方式形容,如果一定要说的话,它们是每一张面孔,是每一个随时都能借过来的肩膀,是那个由活生生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,“它有一千只手,随时都能拉你一把。”

  对于同样的东西,马来小伙Wei则使用另一个有趣的描述。“它就是打网游。”他略带东南亚口音的中文也很流畅,只在深入描述问题时,他才切换成英语。他接着说,就像你去打网游,开局裸装,一无所有,但地图上到处都是NPC,找到对的NPC(游戏里的服务功能角色),把任务完成,你就能把游戏玩儿下去。

  然而,Wei却是最先遭遇挫折的那类外籍员工。第一年结束,绩效3.25,这是一个需要绩效整改的分数,更通俗的话讲,就是考试不及格。

  入职阿里前,Wei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理想,都是当一名学者,读完硕士读博士,直至皓首穷经。迫于现实生存压力,他选择进入职场,但学术与商业之间,有着一道等待Wei跨越的鸿沟。

  Yina也很快迎来自己的焦虑期。她入职即是p7,在阿里内部,这是一个可以直接带团队的职级。在韩国,在她这个年龄的女性,能做管理的很少见。

  在公司里,她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她从来就没见过那么多精力旺盛的人坐在一起开会,“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。”职级不重要,更重要的是拿到结果的能力。Yina看到了一家此公司的另一面,温情脉脉的支持、协作以外的其余秘辛:竞争。

  Gary则很快脱颖而出,他先是在支付宝工作一年,随后进入电商生态,主攻东南亚市场,主牵Lazada市场关系。(注:Lazada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之一。)

  在杭州这座风光迤逦的城市,Gary过着极为规律克制的生活,早上八点上汉语课,九点出门,九点四十到公司,开始做数据分析,开会,思考战略,敲定策略。遇到卡点,则一边“跪”协同部门同事,一边见缝插针找大老板取经,比如在食堂尾随某位“大牛”,假装偶遇,坐下来一起吃饭,乘机请教肯綮。

  师父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。同样在东亚文化里长大的Yina,非常容易就领会了公司这套类似古老行会“传帮带”机制的精髓。“机会摆在你面前,得看你中不中用。”Yina回述自己在阿里最重要的成长经历,她总结道:其实甚至都不在于你是否做对了多少事情,更重要的,这件事是你决定做的。

  站上去以后,Yina才能越发理解社会上流行的那句话,在别的公司,甚至在很多国际公司里,员工非常容易就干成一颗螺丝钉,而在阿里,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。

  而Gary对这句话的理解,还要来得更深刻些。不久后,他支持的业务从Lazada换成了速卖通的波兰市场,而当他后来又负责整个东欧市场,团队里,一共才4个人,半个欧洲,就靠Gary带的这4个人,其中一个还是他自己。

  学者型的马来小伙,也开始逐渐习惯戏称自己为打工人。经历那次3.25以后,Wei并未一蹶不振。没有人否定他,周围同事言语和行为里传达的暗示:你只是还没找到你自己的节奏。

  而一年以后,Wei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,成功甩掉3.25帽子。发年终奖那天,他给远在马来的家里打电话报喜,那个数字让家里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,或者更准确地说,自豪里。

  Gary记得很清楚,入职后的第18个月,他终于迎来自己最重要的机会。那是个阴天,杭州文一西路969号园区内,水波微漾,弱柳轻拂,他正望着窗外闲景舒缓休息。

  忽然钉钉私信声响起,是leader:到我工位来一下。当初,Gary主要是因为他选择阿里业务。

  即便他才入职一年多,但这就是阿里的风格:承担试错风险,让年轻人独当一面。对管理岗位考核也是如此,能否让下属成长,是上级的重要KPI。

  Gary也当仁不让,当即领下任务。2018年7月,入职3年后,Gary迎来第一次升职,从p6到p7,工作职务也调整为速卖通市场商务方向东欧大区负责人。

  接下来一年,在公司充分授权和支持下,Gary开始带着速卖通在欧洲市场高歌猛进开拓业务,包括波兰,法国,土耳其等国家,都是由他开辟。而工作做到这个层面,已经不单单是经验技能的问题,是意识,或战略眼光。

  而这些,Gary能从这家中国公司充分获得。开拓欧洲电商市场的最大阻碍,是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,行动前,团队多少有些忌惮。这时,Gary异常信任的leader给出了那样的眼光:亚马逊做得好,那为什么东欧地区的电商消费才占居民日常消费的10%?

  到第二年的8月,Gary的职级已经变成p8。一年之内,从7到8,在阿里内部,不算夸张,几乎每个Bu都有这样的“传奇”。如今,85后的Gary也成为他们一员。

  平常员工眼里,这样的一个过程,可能要十年甚至更久。Gary却将其极度压缩,那一年,速卖通在欧洲地区的销售业绩成倍增长,将无数中国工厂生产的精良商品,送到数千万普通欧洲人手里。这也是Gary心里的价值,为全球人类增进福利。

  与Gary不同,Wei走过的路,则烙着众人的脚印。从学者到职场人的转换,也远比他预期的要难,而他要主攻的方向,还是与沉静学问研究几乎完全南辕北辙的业务:市场营销。

  将近2年时间后,对Wei来说,在阿里生存下来已不是最大挑战。但阿里另有一条准则却是,今日最佳,只是明日起点。公司氛围也让他意识到,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。

  那是他第一次,在所有人都没有预料的情况下。在以往,他更多以执行者身份出现。Wei自己都感到,会议室氛围有些异样,所有人都沉默着,并前所未有地,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。

  结果并没有他预想的那么糟糕,等他讲完想法,会议室又是一阵沉默。这一次,是思考的沉默。在场的中国同事开始发言,对方案提出质疑,但Wei感受得到,同事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,而是在帮助他完善。讨论结果是,leader做决定,当场授权Wei执行。

  这是他尝试独当一面的开始。这位入职中国公司第一年,只能拿到不及格绩效的马来西亚年轻人,却在这之后连续两年拿到3.75,这大概是等于考试85分以上成绩。Wei也在入职的第五年,顺利升职。

  在Wei的马来老家,作为一名中国公司普通职员,他却俨然已经是某种传奇,或者更通俗些,受人羡慕的成功人士。在他的马来老家,说在阿里工作,跟说在苹果、谷歌、亚马逊是一样的效果。

  韩国姑娘Yina的状态,则更要闲庭信步些,以她现在的职级、状态,短时间内想要有跨越进展,概率还比较小。她理解,自己现在更多是个修炼状态,她知道,在阿里,从7到8,是个决定性的坎,有些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。

  Yina有个独特的放松方式,杭州,夜深人静时,她会独自驾着引擎轰鸣的汽车出门,飞速划过车流稀疏的秋石高架桥;她会去西湖,上龙井,沿着密林里的盘山公路旋绕而上,在出弯时,感受发动机缸体的劲实发力;走得更远,她会登上杭州弯入海口漫长的跨海大桥,在中途下到观水景区,在那里,她能看到巨牛般的钱塘江浪涛,成群滚入大海。

  在杭州,西溪湿地附近的阿里园区,晴朗的傍晚时分,赭红色的夕阳会从远处山脉落下去,余晖洒在山前麓原,此时驱车行在下班路上,会有种别样的惬意。

  这番光景,Gary时常都能遇见,他会提前规划好工作,然后按部就班,八点左右就能到家。他总喜欢自己做饭,觉得是种享受,也是种放松,白天工作时,总是头脑在飞速转动,回家,就要让一切都慢下来。

  慢慢学了些中国菜,“如果西红柿炒鸡蛋也算的话。”第二次采访后半程聊到生活部分,Gary也放松下来,开始展露他作为英国小伙的幽默。他在家里置办了一套上好的中式餐具,厨房挂壁上银光闪闪,煞有介事的样子。

  偶尔,会有同事来家里当“小白鼠”,品尝新菜,更多时候,他一个人吃完,再收拾装备出门,作为英国传奇足球运动员约瑟夫·凯文·基冈的约克郡同乡,Gary的业余爱好理所当然是足球。

  实际上,Gary少年时父亲给的人生规划,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,而门类是板球。他谈起少年时代的刻板体育训练,而他自己,却是一个心里装着世界地图的男孩。于是,毅然放弃板球,大学远走美国芝加哥,再飞跃重洋来到中国杭州,几乎是距离家里最远的地方,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地算。

  足球,是Gary寻找归属感的最好形式,他觉得,当只是在这里的公司上班,然后回家做饭,复盘,学习,睡觉,然后接着上班。“这不叫生活。”Gary渴望走到人群中去,穿着钉鞋在人工草坪上奔跑,跟人对抗身体,跟队友嘶吼着要球,得分后挥舞着球衣庆祝。Gary笑着说,也许某一天,他也会过上更中国式的足球生活:约一场球,不过是为了赛后喝场啤酒。

  很多时候,用语习惯的变化,就是人生活状态的变化,如今,当Gary再去啥地方,当提到杭州时,会不自觉地使用回,这座城市于他的意义,便不同了。实际上,疫情以后,Gary已经3年没有回英国见父母了,这些时间里,他去了中国许多地方旅行,即便是周末,也会飞去别的城市,就像许多中国年轻人如今的生活习惯。

  Wei的感觉则更特别,他觉得,虽然自己只是在这里生活了七年,却发现,好像已逝去十五年。作为一名普通马来人,他如今在一家中国公司取得的成就,换在家乡,确实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完成。

  结婚是在去年,家乡办了一场,杭州再办个小型的,一切都很中国。他最近的变化,是加入了一个网球群,工作的晚上,或周末,他跟其他中国城市白领一样,带着时髦的运动装备,走进热闹的体育馆。

  Yina的丈夫也是韩国人,他们已做好决定,未来要一起在杭州生活,正在卖力学习中文,他们的目标,是在中国生活两年后,拿到中国绿卡。